新闻信息
人民币走出去利弊之我见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3/4/25 18:07:15 文章来源:本站
人民币走出去利弊之我见
时化雨
一、绪论
(一)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进程逐步加快
2007年6月,首只人民币债券登陆香港,此后内地多家银行先后多次在香港推行两年或三年期的人民币债券,总额超过200亿元人民币。2008年7月,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三定方案,新设立汇率司,其职能包括“根据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2008年12月,中国与俄罗斯就加快两国在贸易中改用本国货币结算进行了磋商;中国人民银行和韩国银行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两国通过本币互换可相互提供规模为1800亿元人民币的短期流动性支持。2008年12月25日,国务院决定,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亚细安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此外,中国已与包括蒙古,越南,缅甸等在内的周边八国签订了自主选择双边货币结算协议,人民币区域化的进程大步加快。2009年3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和白俄罗斯共和国国家银行宣布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目的是通过推动双边贸易及投资促进两国经济增长。2009年3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和印度尼西亚银行宣布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目的是支持双边贸易及直接投资以促进经济增长,并为稳定金融市场提供短期流动性。2009年4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阿根廷中央银行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2009年7月,六部门发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2010年6月,六部门发布《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范围将扩大至沿海到内地20个省区市,境外结算地扩至所有国家和地区。2011年8月,人民银行明确表示,河北、山西等11个省的企业可以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至此,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内地域范围扩大至全国。
(二)问题引出——如何看待人民币走出去策略?
我国于2009年7月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试点开展以来,跨境人民币业务量增长显著,跨境人民币业务的领域和业务品种不断拓展和创新,至2011年,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扩展至全国,境外参与国家和地区已发展到190个,贸易结算额占当年进出口总额的6.6%左右。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研究人员调查统计,人民币每年跨境的流量大约有1,000亿元,在境外的存量大约是200亿元。中国人民币供给量约为20,000亿元,这意味著境外人民币大约是人民币总量的1%。由此可见,人民币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中国周边国家或地区广泛接受,人民币国际化处于渐进发展的阶段。
然而,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那么,究竟应如何正确看待人民币走出去策略,笔者浅谈以下几点看法。
二、本论
(一)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存在诸多好处
1.增加国际话语权,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
美元、欧元等货币能够充当国际货币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从属的国家/集团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与较高的信用地位。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可以为我国在国际金融制度的安排、国际游戏规则的制定中提供更多的话语权,增强我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
2.促进国际贸易与投资,双边贸易尤为突出
今年年初,人民银行、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企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具有进出口经营资格的企业均可按照规定开展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此举标志着人民币结算业务在贸易层面上基本贯通了全程,此点在边境贸易中体现的更为明显。跨境人民币业务,一方面节约贸易往来成本,另一方面优化经营管理流程,更为企业规避了汇率风险,发展跨境人民币业务,是顺应新形势下企业对外贸易和投资要求的重要举措。
3.降低外汇储备成本,降低外汇储备风险
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及贸易顺差持续增加导致了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大,外汇储备的剧增导致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剧增,同时面临巨大外汇储备风险成本,从而影响以制造业为主的中国经济。人民币国际化以后,特别是当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以后,一是可减少我国外汇储备持有量,从而减少为管理巨额外汇储备所支付的成本,二是可降低由于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所导致的大量外币债券和债务所引起的汇率风险,三是对外贸易和投资可以使用本国货币计价和结算,汇率风险大大降低,进一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4.增加“铸币税”收益,开辟新的收入渠道
铸币税可以理解为储备货币的发行利润,是指发行者凭借发行货币的特权所获得的纸币发行面额与纸币发行成本之间的差额,发行世界货币相当于从别国征收铸币税,用之于本国。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后最直接、最大的收益就是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人民币国际化的最终目标是力争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一旦实现了人民币国际化,不仅可以减少我国因使用外币引起的财富流失,而且将为我国利用境外资金开辟一条新的渠道。
5.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强化金融企业经营模式
目前,外部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也要求我国金融服务企业在经营模式和经营方式上迫切的作出改变,居民对于金融服务要求不断提高,企业对于财富的保值增值的专业需求也将会持续扩大和不断的提高。发展跨境人民币业务有助于我国完善金融市场的制度建设,促进金融监管能力的提高,加快市场产品的设计、开发、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机构服务能力以及各方面管理能力等。
6.促进国际沟通,保障领土完整
中国银联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银联卡国际受理网络已初具规模,目前,银联卡已在境外数十个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受理,此外,中国银联还积极推动境外机构发行银联标准卡,为境外人士到中国工作、旅游、学习提供支付便利。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国家,可以用人民币兑换本国货币的兑换店和银行也开始出现,而在中国的香港和澳门地区,每年相互探亲和旅游人数日益增多,人民币的兑换和使用相当普遍,很多宾馆、购物商场、尤其是游人的购物点都报出人民币与港币的汇率并直接受理人民币。人民币在境外的流通使用,为促进国际间交流理解,保障我国领土完整做出积极贡献。
(二)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弊端不容忽视
1.削弱宏观调控政策力度,对国内市场金融稳定产生威胁
人民币国际化将使得中国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连,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举一动都会对中国经济市场产生一定影响,在国际间流动的人民币可能会削弱中央银行对国内人民币的控制能力,影响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效果,削弱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应。
2.国际短期投机资本流入,加大监管难度
要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中国政府就必须增强人民币资产吸引力,除单边人民币升值预期之外,我国预期会向境外持有人民币的企业与居民开放中国内地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市场,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可能招致更大规模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入。然而,全球金融危机仍在肆虐,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央行仍在实施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短期国际资本正在持续大规模地流入新兴市场国家,若在当前背景下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而加快资本项目开放,可能为短期国际资本流入开启新的通道,这对监管机构而言和我国资本市场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的考验。
3.可能导致更多的外汇积累,增加外汇风险成本
就目前形势来看,在单边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外国贸易企业愿意拥有人民币资产,但不愿意持有人民币负债,这意味着外汇储备用于支付进口的传统职能被显著削弱,从而将可能导致外汇储备加速累积。而一旦未来单边人民币预期逐渐削弱甚至逆转,人民币国际化的速度将显著回落甚至出现“去国际化”,外企业与居民抛售人民币资产的过程将给中国资本市场与人民币汇率产生新的冲击。在美元面临中期贬值风险以及全球面临中期通胀威胁的背景下,持有过多外汇积累的成本与风险也在不断上升。
4.对我国经济增长可能产生负面效应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就业压力长期存在的国家,为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必须在扩大内需的同时不断拓展外需。人民币国际化后,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人民币需要能够为其他国家提供国际清偿能力,这要求我国保持收支逆差,其结果必然是外需的减少和国内部分市场的丧失。这对保持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显然会形成一定的负面效应。另一方面,若人民币成为国际间经常使用的计价、支付和储备手段,随着国际上对人民币需求量的大幅度上升,我国人民币的发行可能会大量增加,从而有可能形成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
三、结论
笔者认为,从长远角度来看,尽管人民币国际化会给我国带来诸如宏观调控难度增大、监管难度增大、外汇风险、经济增长受限等种种消极影响,但人民币走出去所带来的利益整体上将远远大于其成本。美元、欧元等货币的国际化已经证明,拥有了国际货币发行权,就意味着制定或修改国际事务处理规则方面的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利。人民币国际化的根本在于人民币不仅要成为一个完全可兑换的货币,更需要人民币汇率制度市场化,结束单边缓慢升值以及紧盯美元走势的尴尬局面。
“十二五”规划对此已经提出了明确的建议和要求,人民银行将按照改革的精神、风险的理念、服务的意识、开放的心态、合作的态度,积极稳妥推动人民币“走出去”,真正落实国家的战略安排和部署,以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主旨,服务民生,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
时化雨
一、绪论
(一)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进程逐步加快
2007年6月,首只人民币债券登陆香港,此后内地多家银行先后多次在香港推行两年或三年期的人民币债券,总额超过200亿元人民币。2008年7月,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三定方案,新设立汇率司,其职能包括“根据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2008年12月,中国与俄罗斯就加快两国在贸易中改用本国货币结算进行了磋商;中国人民银行和韩国银行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两国通过本币互换可相互提供规模为1800亿元人民币的短期流动性支持。2008年12月25日,国务院决定,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亚细安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此外,中国已与包括蒙古,越南,缅甸等在内的周边八国签订了自主选择双边货币结算协议,人民币区域化的进程大步加快。2009年3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和白俄罗斯共和国国家银行宣布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目的是通过推动双边贸易及投资促进两国经济增长。2009年3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和印度尼西亚银行宣布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目的是支持双边贸易及直接投资以促进经济增长,并为稳定金融市场提供短期流动性。2009年4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阿根廷中央银行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2009年7月,六部门发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2010年6月,六部门发布《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范围将扩大至沿海到内地20个省区市,境外结算地扩至所有国家和地区。2011年8月,人民银行明确表示,河北、山西等11个省的企业可以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至此,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内地域范围扩大至全国。
(二)问题引出——如何看待人民币走出去策略?
我国于2009年7月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试点开展以来,跨境人民币业务量增长显著,跨境人民币业务的领域和业务品种不断拓展和创新,至2011年,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扩展至全国,境外参与国家和地区已发展到190个,贸易结算额占当年进出口总额的6.6%左右。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研究人员调查统计,人民币每年跨境的流量大约有1,000亿元,在境外的存量大约是200亿元。中国人民币供给量约为20,000亿元,这意味著境外人民币大约是人民币总量的1%。由此可见,人民币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中国周边国家或地区广泛接受,人民币国际化处于渐进发展的阶段。
然而,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那么,究竟应如何正确看待人民币走出去策略,笔者浅谈以下几点看法。
二、本论
(一)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存在诸多好处
1.增加国际话语权,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
美元、欧元等货币能够充当国际货币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从属的国家/集团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与较高的信用地位。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可以为我国在国际金融制度的安排、国际游戏规则的制定中提供更多的话语权,增强我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
2.促进国际贸易与投资,双边贸易尤为突出
今年年初,人民银行、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企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具有进出口经营资格的企业均可按照规定开展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此举标志着人民币结算业务在贸易层面上基本贯通了全程,此点在边境贸易中体现的更为明显。跨境人民币业务,一方面节约贸易往来成本,另一方面优化经营管理流程,更为企业规避了汇率风险,发展跨境人民币业务,是顺应新形势下企业对外贸易和投资要求的重要举措。
3.降低外汇储备成本,降低外汇储备风险
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及贸易顺差持续增加导致了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大,外汇储备的剧增导致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剧增,同时面临巨大外汇储备风险成本,从而影响以制造业为主的中国经济。人民币国际化以后,特别是当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以后,一是可减少我国外汇储备持有量,从而减少为管理巨额外汇储备所支付的成本,二是可降低由于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所导致的大量外币债券和债务所引起的汇率风险,三是对外贸易和投资可以使用本国货币计价和结算,汇率风险大大降低,进一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4.增加“铸币税”收益,开辟新的收入渠道
铸币税可以理解为储备货币的发行利润,是指发行者凭借发行货币的特权所获得的纸币发行面额与纸币发行成本之间的差额,发行世界货币相当于从别国征收铸币税,用之于本国。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后最直接、最大的收益就是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人民币国际化的最终目标是力争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一旦实现了人民币国际化,不仅可以减少我国因使用外币引起的财富流失,而且将为我国利用境外资金开辟一条新的渠道。
5.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强化金融企业经营模式
目前,外部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也要求我国金融服务企业在经营模式和经营方式上迫切的作出改变,居民对于金融服务要求不断提高,企业对于财富的保值增值的专业需求也将会持续扩大和不断的提高。发展跨境人民币业务有助于我国完善金融市场的制度建设,促进金融监管能力的提高,加快市场产品的设计、开发、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机构服务能力以及各方面管理能力等。
6.促进国际沟通,保障领土完整
中国银联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银联卡国际受理网络已初具规模,目前,银联卡已在境外数十个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受理,此外,中国银联还积极推动境外机构发行银联标准卡,为境外人士到中国工作、旅游、学习提供支付便利。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国家,可以用人民币兑换本国货币的兑换店和银行也开始出现,而在中国的香港和澳门地区,每年相互探亲和旅游人数日益增多,人民币的兑换和使用相当普遍,很多宾馆、购物商场、尤其是游人的购物点都报出人民币与港币的汇率并直接受理人民币。人民币在境外的流通使用,为促进国际间交流理解,保障我国领土完整做出积极贡献。
(二)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弊端不容忽视
1.削弱宏观调控政策力度,对国内市场金融稳定产生威胁
人民币国际化将使得中国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连,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举一动都会对中国经济市场产生一定影响,在国际间流动的人民币可能会削弱中央银行对国内人民币的控制能力,影响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效果,削弱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应。
2.国际短期投机资本流入,加大监管难度
要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中国政府就必须增强人民币资产吸引力,除单边人民币升值预期之外,我国预期会向境外持有人民币的企业与居民开放中国内地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市场,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可能招致更大规模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入。然而,全球金融危机仍在肆虐,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央行仍在实施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短期国际资本正在持续大规模地流入新兴市场国家,若在当前背景下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而加快资本项目开放,可能为短期国际资本流入开启新的通道,这对监管机构而言和我国资本市场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的考验。
3.可能导致更多的外汇积累,增加外汇风险成本
就目前形势来看,在单边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外国贸易企业愿意拥有人民币资产,但不愿意持有人民币负债,这意味着外汇储备用于支付进口的传统职能被显著削弱,从而将可能导致外汇储备加速累积。而一旦未来单边人民币预期逐渐削弱甚至逆转,人民币国际化的速度将显著回落甚至出现“去国际化”,外企业与居民抛售人民币资产的过程将给中国资本市场与人民币汇率产生新的冲击。在美元面临中期贬值风险以及全球面临中期通胀威胁的背景下,持有过多外汇积累的成本与风险也在不断上升。
4.对我国经济增长可能产生负面效应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就业压力长期存在的国家,为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必须在扩大内需的同时不断拓展外需。人民币国际化后,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人民币需要能够为其他国家提供国际清偿能力,这要求我国保持收支逆差,其结果必然是外需的减少和国内部分市场的丧失。这对保持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显然会形成一定的负面效应。另一方面,若人民币成为国际间经常使用的计价、支付和储备手段,随着国际上对人民币需求量的大幅度上升,我国人民币的发行可能会大量增加,从而有可能形成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
三、结论
笔者认为,从长远角度来看,尽管人民币国际化会给我国带来诸如宏观调控难度增大、监管难度增大、外汇风险、经济增长受限等种种消极影响,但人民币走出去所带来的利益整体上将远远大于其成本。美元、欧元等货币的国际化已经证明,拥有了国际货币发行权,就意味着制定或修改国际事务处理规则方面的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利。人民币国际化的根本在于人民币不仅要成为一个完全可兑换的货币,更需要人民币汇率制度市场化,结束单边缓慢升值以及紧盯美元走势的尴尬局面。
“十二五”规划对此已经提出了明确的建议和要求,人民银行将按照改革的精神、风险的理念、服务的意识、开放的心态、合作的态度,积极稳妥推动人民币“走出去”,真正落实国家的战略安排和部署,以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主旨,服务民生,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