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不愧净无尘
——财政部原部长吴波的故事(上)
编者按
有道是: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话时。一个人身居要位大权在握时,被人颂扬并不乏见。如果离开了领导岗位,还能听到人们的赞誉,那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在财政部,有这样一位老人,尽管已经离任30多年,去世10年,今天提起他,从部长到普通干部,无论是在任的还是退休的,都深深地感念敬佩。他便是新中国财政部第五任部长——吴波。
2015年2月6日,本报“光明文化周末·文荟”专题版整版刊发了纪实性散文《一位财政部长的两份遗嘱》(见左图),以生动的文笔,追述吴波奉献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光辉一生,重点叙述其公而忘私,清正廉洁,生前立下遗嘱,去世后房产交公的感人事迹。文章一经发表便在读者中引发了强烈反响,经光明日报文艺部微信公众号推送,又在新媒体上受到广泛关注。
我们在原有报道的基础上,继续挖掘吴波为祖国鞠躬尽瘁、为人民奉献一生的感人事迹,还原他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人最为质朴的本色。请您跟我们一道重温吴波的故事。
“晚春蚕老丝难尽,孺子牛亡汗未消”。2005年2月25日上午,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一告别室,走完99年人生历程的财政部老部长吴波,静卧在鲜花、翠柏丛中。面容依然如生前那般淡然、和蔼、平静,让人感觉他没有离去,只是沉沉地睡着了,进入了梦乡。
梦里几度魂归故里。叶落归根,也或许,他只是“回家”了,回到了安徽省泾县茂林村,他的诞生地。
这是座清代古宅,至今保存完好。有庭院和七间老屋,坐北朝南。屋前有道照壁墙,八字形的院门向东,花砖门墙,青石石坊。吴波于此间度过了他的童年时光。
20世纪80年代初,从财政部长任上退下来的吴波回家乡。家乡人以为他当了国家财政部长,这次衣锦还乡,会是前呼后拥,车辆盈门。哪知吴波不出声响地回来,连坐车都是自己掏钱。乡亲们看当了大官的吴波,还是老百姓的样子,纳闷地说:“吴波当官不像官,怎么没有一点儿大干部的架子呢?”
吴波这次回乡后,写了两首诗。其一是:“去时乌头归白头,白头喜见少年游。村郭依稀今又是,物换星移六十秋。”儿子吴威立看到后,步原韵和了一首:“不向故国夸紫骝,一生谨慎唯运筹。桑梓一支夕阳曲,清风盈袖月满楼”。
知父莫若子。“一生谨慎唯运筹”概括的是吴波的事业奉献,“清风盈袖月满楼”则道出了吴波的人生境界。
一无所有地来,干干净净地去。吴波的生命却因为“无”而获得了“有”,因干净而臻丰盈,如珠玉般散发出温润而恒久的光芒,泽被后世。
换得金刚百炼身
就是从故乡这座古宅出发,吴波开始了艰难的人世跋涉。这注定是一段带有时代特色的、异常曲折坎坷的奋斗之路和求索之路。
曾被“三民主义”鼓动的他,加入了北伐军。但随着蒋介石叛变革命,北伐最终失败。他也很快发现国民党说一套、做一套,感到失望至极。
从此他追求真理执着而不舍,在旧军阀部队里,几次宁可丢掉饭碗,也不与邪恶为友,不以人民为敌;主持湖南赈灾,在随时会丧命的危险处境里,与贪官污吏智斗,使赈灾粮款免遭贪污,拯救了数万灾民。
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工作时,吴波读到了进步书刊:鲁迅的作品、苏联的革命小说,等等。这些书刊对旧社会的揭露,对正义良知的呼唤,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撼动着他的心。这个两眼迷茫的青年,从此对社会主义有了笼统概念,对未来有了向往,渴望那种没有剥削、人人有工作有饭吃的社会早日到来。
在上海,吴波还结识了中共党员刘子华,从他那里了解到共产主义,听到很多革命真理。这是照亮他内心的第一束信仰之光。
1936年西安事变后,吴波在西安受到了周恩来的接见。被周恩来的高尚人格、博大情怀深深打动的吴波,更加坚定了革命信仰。
端着国民党政府陕西公路局长饭碗的吴波,开始为延安和共产党做事,营救了大批红军西路军。后来,他干脆放弃官禄,投奔延安加入了革命队伍。
在革命圣地延安,吴波接受了革命精神的洗礼,迎来了思想的脱胎换骨,他决心放弃私利,放弃“自我”。他的放弃自我,是宽泛的,也是深刻的: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不能为自己活着,要为人民和国家活着,这样才有意义;追求名利,不如放弃名利活得轻松;一个人要活得真真切切,说真话,办真事,做真人,才能活出自我,才是人的真实境界。
这样的理想和信念从此伴随着他,照亮了他往后的生命。
1983年,吴波离休之后重返延安,对自己参加革命后的生涯做了一个概括:“面完达摩十年壁,换得金刚百炼身。今日灵山问证果,此生犹愧净无尘。”“犹愧”是自谦,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人民,忠实地完成了自己的夙愿,完全担得起“此生不愧净无尘”。
一生肝胆如星斗
新中国诞生前夕的一个清晨,一支特殊的队伍,带着办公用品、账本和财政文件档案,进入了北京,日夜兼程地筹备成立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时任华北财政部副部长的吴波就在这支队伍当中。
这个穿灰色中山装、身材修长的中年人,一路不知疲倦地与领导、同事们商谈新中国成立后的财政预算问题。他是那么年轻俊秀,英姿焕发,充满自信和活力,同时又满心焦急。
吴波清楚,正如毛主席所说,他同样也是来进京赶考的。考试的题,是建立新中国财政的大题,没学过,太复杂,太棘手,考不好后果不堪设想。
顶着这样的压力,吴波与其他财政人殚精竭虑、忘我工作:加强统一的财政制度建设,实行财政预算制度,建立健全会计制度,建立健全税收机构……一桩桩、一件件事务,如火如荼地展开和推进。
那些年三里河财政部机关的夜晚,灯常常彻夜地亮。吴波带领有关部门的同志挑灯夜战,研究财政税收政策,草拟法规、制度,不知熬过了多少夜晚,倾注了多少心血。
“吴波同志在财政战线担任部领导工作30多年,不仅在实际工作中为新中国财政的奠基、发展和壮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还将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了一套丰富的治税观和理财观。这是他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财政部一位原领导如此评价。
“讲真话,办真事,做真人”,这是吴波在延安时立下的毕生信念。在生活中,吴波修养好,为人和善,从没有见他发过脾气,但对工作却一丝不苟,十分认真。对于领导同志的讲话,吴波认为不妥当的,也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和意见,并且据理力争,从不顾及个人得失。
吴波的求真,到了丝毫不马虎的程度,无论做一般工作,还是担任部长,研究问题,批阅公文,常常是夜以继日。夜以继日,不是效率不高,而是他太细了。每份文件、每个问题,不搞准确、不弄透彻绝不放过。特别是研究问题时,吴波仔细到了不自上而下搞几个回合的调研,不反反复复研究和听取不同意见,就不提出方案的程度。
吴波主动让贤,也是财政部流传多年的佳话。作为新中国的“模范部长”,1980年,在中央提倡干部年轻化时,吴波把财政部长职位主动让给年轻有为的副部长王丙乾。
对吴波部长一生的评价,财政部原干部、中国建设银行原副行长赵玉琢用一副对联进行了概括,上联“一身正气”,下联“两袖清风”,横批“模范干部”。
精打细算当家人
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大规模经济建设到来的时期,吴波时任财政部副部长。吴波时常对大家说,虽然财政部每年有千亿元的资金,但都是税务员们从纳税人那里几元几角甚至几分钱收上来的,是人民的血汗钱。为国家节约每一元钱,应当是财政干部必须具备的素质。
财政部第六任部长王丙乾认为,理财首倡节约,是吴波理财理论的核心。在吴波的观念中,这不仅是一个财政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勤俭节约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时期克服各种困难、走向胜利的法宝,同时也是发展壮大国家财政的重要基础。理财的大忌就是铺张浪费,花钱大手大脚,从而产生腐败因素。
吴波任部长期间,正是国家财力十分吃紧的时期,他提倡财政部带头简朴工作、厉行节约。
当时,财政部的办公条件很艰苦,夏天炎热,总务处要给他配电风扇,他坚持不要。他的会客室的沙发又破又旧,还带着补丁,1980年部总务处多次提出更换,他都不同意,说补补还可以坐。他的会客室(实际就是外屋)十分简陋,只摆放着一些书和花草。
身为财政部领导,吴波一生不知管过多少钱,但他心里始终装着国家和集体,而将个人的需求压缩到最低。在吴波看来,当领导的一“大方”,风气就会变坏;相反,节省下来的钱,却可以帮助群众或有困难的职工,一举两得。
“作为一个财政部长,吴波精打细算是出了名的。”赵玉琢说,在困难时期,财政部为了解决干部食堂吃菜问题,决定要用栅栏围一块空地种菜。当时行政司准备花200元建竹篱笆墙,写报告请吴波批准。他却批示要重新计算,看看是建竹篱笆墙省钱还是拉铁丝网省钱。结果拉铁丝网省了20元。一件小事尚且如此,在大事上他就更不允许浪费了。
有一件事让赵玉琢记忆深刻。改革开放了,出国的人多起来了。1979年,赵玉琢跟一个外贸考察团去了美国,回来后向吴波部长汇报也建议他出国去看看。吴波部长听了之后说:“我年纪大了,先进的东西看了也学得慢,还是叫年轻的同志先出去学吧。出国费用很高,能省就省一点吧。”
财政部机关至今挤在北京三里河的两幢办公楼里:北楼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修建的,南楼也是近二十年前修建的。不是财政部没钱,也不是国家不同意,但改善办公楼的计划多年都没启动。原因何在?从吴波等老一辈财政人开始,财政部留下了艰苦朴素的传统——虽然管着大把的钱,要花在自己身上,还真舍不得!
“吴老的精神、风范不断激励财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坚定信念、牢记宗旨,守纪律、讲规矩。吴老的高风亮节,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这样说。
此生不愧净无尘
——财政部原部长吴波的故事(下)
清风盈袖月满楼
北京市西城区大酱坊胡同20号,是一个看上去极为普通的四合院。房子很旧,两边厢房的房柱已经开始微微倾斜,地面上的青砖早就破损,有的已经断裂。在这个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分配给他的院子里,吴波一住就是四十多年。
曾经担任吴波秘书的王沈京,一直清晰地记得初次走进吴波家中的情景:家具破旧,墙面的部分墙皮已开始脱落。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他,给吴波从厨房端饭到房间时,曾有好几次墙皮脱落掉进了饭碗里。
当时,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级干部生活待遇的规定,曾给吴波安排几处较大的院子,他说自己家中人少,就挑选了这个小院。有一次,李先念去吴波家里看望他,因胡同太窄,车都开不进去。组织上几次要对这所简陋的房子进行维修,都被吴波劝阻,他一心想着“文革”后百废待兴,尽可能为国家省下每一分钱。一直到92岁,吴波行动迟缓得厉害,住平房极不方便,经过多方再三劝说,才搬进了位于万寿路的楼房。
在吴波身边工作了十多年的杨雷芳,是1993年春节到吴波家的。因他在部队学习过烹饪,把他借调到家里帮忙。临行前,战友们说,财政部部长家吃的一定都是山珍海味,你还不赶紧学习做高档菜!他看菜谱、练刀工,掌握了烹调的“十八般武艺”。然而令他意外的是,吴波家简陋的厨房里并没有大鱼大肉,只有青菜萝卜。他做的第一顿饭是肉沫炒雪里蕻、青菜炒熏干、炒油菜,一小锅豆腐清汤。几天下来,吴波家的菜色基本如此,甚至不如部队的伙食。而杨雷芳做大菜的手艺,在吴家的十多年都没怎么派上用场。
吴波经常给社会捐款。家乡的人有困难,只要给他写信,他就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救济父老乡亲。他的几任秘书都有一份记录着他要接济的困难同志和亲朋的名单,每个月,秘书都会按这份名单逐个把钱寄出去。吴波过去的一个司机碰上了困难,从农村老家来到财政部找吴波。吴波当即接见,之后拿了个条子,叮嘱秘书给他寄去100元钱。司机泪流满面,用这笔救命钱给孩子看好了病。
吴波逝世后,留下的存款仅有5万余元,除去丧葬的费用,几乎没有什么剩余。就连他生前住过的房子,也在他“走”后交还给国家,留给几个孩子的不过是几大柜子书籍。
他像一支蜡烛,燃烧着自己,照亮了别人。原国务委员兼财政部部长王丙乾这样评价吴波:凡是能给予他人和社会的,他都毫无保留地奉献;凡是他人或社会给予他的,他也毫不犹豫地回报给了社会。
一生愿做普通人
吴波一直把自己看作普通人,没有讲究待遇、官级的习惯,这种习惯从延安带到了北京。
三年困难时期,粮食紧缺,物资匮乏,全国出现饥荒。国家照顾高级领导干部,给他们发了“供应卡”,可以买一点紧缺食品。吴波不要特殊照顾,把“供应卡”锁在柜子里,偶尔用一次,也是因为来了重要客人。不了解吴波的人,以为吴波忍饥挨饿是跟自己过不去,是太“左”。而了解吴波的人知道,他看到老百姓都在挨饿,不愿搞特殊,吃苦要与大家一起吃。这是一位人民的儿子最为质朴的情怀。
1959年夏天,吴波到北京郊区卢沟桥公社参加劳动一个月,生活条件艰苦,他不告诉别人自己的身份,也不提生活上的任何要求,和社员过着完全一样的生活。谁也不知道他是多大的官,都亲切地叫他“吴老头儿”。
吴波不讲究待遇,不坐豪华车,如果路程比较近,时间宽裕他会选择步行。他对家里人要求很严,他告诉家人,家人没有享受公车的特权。他的夫人邸力,腿脚患有严重的风湿病,合同医院离家很远,上医院看病也是自己坐公交车或出租车去。“有一次吴老夫人染上急病,需要马上送医院,吴老仍然坚持不用公车送。对此吴老夫人也十分赞同,最后还是让自己离休的单位北京电影学院派车去了一趟医院。”吴波生前的秘书陈纪详回忆道。不讲待遇的背后,是吴波朴素的平等意识、平民意识。
吴波因公外出,总是强调轻车简从,不准接待单位迎来送往,不准搞吃喝招待。
1978年春天,吴波带着税务调查组来到江苏省无锡市。星期天,他提议去太湖看看,正要出发时,副省长、财政厅厅长和无锡市的书记、市长等都来了,吴波严肃地对大家说:“今天是星期日,谁家没有一点大事小情,你们何必再陪我们去逛太湖呢?我的意见,今天一个人陪我们去就行,人多了我有意见。”
吴波在财政部任职期间,常出差路过安徽,却从不下车。即使有到安徽出差的任务,他都让给其他的副部长。吴波不是无情,他有意回避老乡关系,刻意坚守清廉正派是他的底线,而尽量不打扰地方的同志,不闹出“动静”,也是他的为人原则。吴波的简单、质朴,让地方的同志虽然不太适应,但感到接待吴波省心、省力,也让人觉得温馨和感动。
“躲寿”,是财政部原部长项怀诚对吴波记忆极深的一件事。1986年,吴波80大寿。王丙乾建议由他和几位副部长每人拿点钱,凑份子给吴波祝寿,吴波坚决不同意。项怀诚说,到生日那一天,吴波竟然早早就让司机开车到西郊去了。“据说在公园里躲了大半天。”吴波实在不愿意让大家费钱财、花时间,在他看来,生活过得清清淡淡,同事来往朴素简单,才是“真”,这些“热闹”和礼节,都是多余的。
接触过吴波的人,都知道吴波和他的家人都是不收礼的,这是他铁的规矩,谁也不得破。到吴波办公室拜访的人,无论是朋友还是陌生人,见他必须两手空空。吴波以周总理为榜样,他常说,做领导工作己不正何以正人!
吴波不仅是一位财政部长,也是一位最平凡不过的慈祥老头儿。
王沈京永远也忘不了当年吴波送别他的眼神。组织上安排他到另一个岗位工作,那日,他到吴波家向他道别。吴波亲自将他送到大门口,还让夫人邸老送他到胡同口。那饱含深情的慈爱眼神,让王沈京刻骨铭心。在吴波身边的工作人员走了一拨又一拨,无论是秘书、司机,谈起吴波,无不对他的质朴情感和平民之风肃然起敬
曾为吴波烧锅炉的师傅老宋,一次来北京看望吴波,吴波很高兴,中午留下老宋在家里吃饭。吃饭的时候,老宋万分忐忑,不敢和吴波同桌坐下。吴波亲切地说,我们都是平等的。
吴波年岁大了,每逢需要理发,秘书都想让理发师来家里。可吴波不答应,怕给人添麻烦,非要亲自去财政部的理发室。
父有所行,子必效之
人们不会想到,财政部长家的几个孩子,都是从最基层干起,有两个甚至在非常艰苦的地方安家落户。“路要靠自己走,不能依靠父母。”吴波语重心长地嘱咐他们。
吴波的儿子吴本宁受了父亲“淡泊名利”和“志在为国”思想的深刻影响,大学毕业后同几个高干子弟一起,申请去条件艰苦的甘肃工作。吴波说:“既决定去,就不能中途当逃兵,要在那里安家落户。到下边不能摆高干子弟的架子,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凡是我在甘肃的熟人,你都不能去找。”五个同去的人,最后只有他一直留在了甘肃舟曲。40多年里,他一次次地从饥饿、泥石流、车祸中死里逃生,后来凭自己努力,当上了舟曲县公安局副局长,成为公安系统的先进工作者,实现了一生支边的承诺。
另一个儿子吴威立清华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重型电机厂工作。“文革”结束后有人想调他去机关工作,都被吴波谢绝了。后来他经推荐被组织调到了国家机械委员会工作,1987年政府机构调整,组织上拟安排他到国有资产管理局工作,当时归财政部领导,吴波知道后为避嫌,坚决不同意。吴威立回忆说,父亲对子女一直严格。记得大学入学时需要买一些学习用品,他作了个预算是98元,妈妈建议给他100元,但爸爸硬是不同意。平日父亲总在忙着工作,和他交流不多,但父亲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教育他,感染他。
幼子吴本立1958年从部队转业,自愿报名到北大荒参加建设,一头扎到了这片黑色的田野里,成为一名出色的拖拉机手。一次,他开的拖拉机因超负荷作业出了故障,被批判破坏生产机械。委屈中,他跟谁也不想说话,连续三个月没给父亲写信。吴波不放心,忍不住打电话到农场了解情况,农场的领导根本不知道谁是吴本立,最后在基层的生产队找到他时,他正在田野干活,满身是土。后来吴本立因为上过大学,被场里选中当了老师,又经同事介绍,调到了南京审计学院工作。在随后的几十年教师生涯中,吴本立兢兢业业,被评为江苏省高教系统的模范党员。
吴波始终记得周总理在一次会议上说过的一段话:我们的领导干部,首先是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与会的人,都应该做出一点表率来。不要造出一批少爷。……不然我们对后代不好交代。……对于干部子女,要求高,责备严是应该的。
吴波从来不用手中的权力为家人谋取任何产业、福利。就像他所说的:我的子女不要向财政部伸手,也请部里不要因为我再给他们任何照顾。吴波给组织写过两份遗嘱,提出将他生前住过的房子在他“走”后交还给国家。遗嘱上,儿子们的签名赫然在目。
2005年2月20日,吴波平静地走完了99年的人生。2月25日上午,家人在八宝山送走了吴波。办完父亲丧事的吴威立,挂念着父亲的遗愿,又写了一份《交房申请》,请父亲的秘书送到了财政部,表示“我父亲交房是个人的意愿,不是国家所提倡的事,因此也不要宣扬。我们兄弟都已买下了本单位分配的住房。代父亲上交这两套住房,是出于子女们对父亲的尊重,完成他的遗愿”。
不沾一“尘”地来,不沾一“尘”地去,让自己的灵魂不染尘灰,这是吴波追求的人生境界。儿子们帮吴波实现了他的人生夙愿。
中央媒体吴波事迹文章及报道引起热烈反响
光明日报北京3月8日电(记者饶翔)《光明日报》2月6日刊登长篇叙事散文《一位财政部长的两份遗嘱》,以生动的文笔,追述已故财政部原部长吴波奉献给社会主义革命事业的光辉一生,重点叙述其清正廉洁、公而忘私,严格要求子女,生前立下遗嘱,去世后房产交公的感人事迹。文章一经刊登,便被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求是网、搜狐网、新浪网、海外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财政部网等多家网站转载,被《文摘报》选摘,并被人民日报、党建网、光明日报文艺部、腾讯网等多家微信公众号推送,其中本文在人民日报微信号阅读量超过十万,在光明日报文艺部微信号的阅读量超过两万,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吴波对国家鞠躬尽瘁,对人民奉献一生的事迹,感动了数以万计读者,引发了广大读者和网友关于如何做好人民公仆、发挥国家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的广泛讨论,也引起了中央各大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纪委《中国纪检检察》杂志等中央新闻单位,迅速组织记者采访报道。《光明日报》在原有报道的基础上,继续深入采访报道,于3月8日在头版刊登了人物通讯《此生不愧净无尘——财政部原部长吴波的故事》(上),并配发评论员文章。文章见报当天即被人民网、光明网、共产党网、搜狐网等多家主流网站转载。
《一位财政部长的两份遗嘱》在财政部也引起巨大反响。3月6日财政部发出通知,要求全国财政系统迅速开展学习吴波事迹的活动。
来源: 新华网 光明日报